2017年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执法打假工作总结
索取号 | 文 号 | ||
---|---|---|---|
产生日期 | 2018-04-10 | ||
一、2017年执法打假工作总体情况 2017年全市质监(市场监管)部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5万余人次,共立案查处案件2266起,比去年同期增长15%,是2014年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前的3倍;办结案件1791起案件,同比去年增幅3.6%,是改革前的2.5倍;涉案金额6.63亿余元,销毁假冒伪劣产品货值53.9万余元,质监类案件信息公开案件1263件(含区局)。立案数、结案数和涉案金额以及案件公开数再创历史新高。对刘莹涉嫌销售伪造产地的水晶饰品案等11起案件移送公安机关案件,有力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整顿和规范了本市市场经营秩序。2017年以来,本市质监(市场监管)部门2名同志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1名同志荣获全国双打先进个人,2名同志(累计16名)荣获全国质检系统执法打假办案能手。 二、2017年执法打假工作主要做法、亮点工作及成效 (一)以质检利剑4+X打假行动为主线,彻查大案要案。以质检利剑4+X打假行动为主线,紧密围绕与百姓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建材、农资、车用燃油、加油机、拼改装车、日用消费品、儿童用品、家用电器(能效标识产品)、消防、汽车配件、电线电缆等产品为重点,联合公安、工商、农委、经信委、文广影视局(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商务委等部门,重点部署开展了质检利剑打假行动春、夏、秋、冬四大战役,严厉查处不符合强制性标准,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标识不符等违法违规行为,督促相关生产企业切实履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 (二)推进电子商务领域执法打假工作,强化生产加工源头治理。一是突出重点,夯实推进。按照“风险监测、网上抽查、源头追溯、属地查处、信用管理”的要求,以儿童用品、服装鞋帽、家用电器等老百姓关注的日用消费品为重点,以质检利剑行动电商打假战役和2017-云剑联盟行动为抓手,切实加大电商产品执法打假工作力度,今年以来累计查获90余起电商产品质量违法案件,涉案金额115万余元,移送公安2起案件,有力地助推了本市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的规范提升。二是先行先试,以点带面。根据本市实际情况和各区电子商务领域产品质量执法工作开展情况,率先在闵行、嘉定区市场监管局开展电子商务领域产品质量执法试点,指导嘉定局与总局电子商务产品执法打假中心(杭州)、总局电子商务产品执法打假分中心(内蒙古)签订电子商务领域产品质量案件线索移送、违法证据移转、检验鉴定结果互认合作协议,加强与名优产品生产企业、电商平台的互动,努力发挥电商平台的主动性,形成质量共治的工作格局。三是加强协作,联手打假。建立健全政府企业协作机制,与阿里巴巴集团相关部门启动了政企协作、联手打假的新机制。推动我局执法总队与阿里巴巴集团治理部签订产品质量共治合作备忘录。加大省际间执法协作力度,着力推进省际执法协调联动,试行与浙江省质监局执法相关部门形成跨区域线索通报、案件协查、联合办案等机制。协同推进区域电商执法协作,积极推动闵行区市场监管局与阿里巴巴电商平台签订合作协议。 (三)加大执法督查督办力度,强化行政执法制度建设。贯彻落实《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督查办法》,加强对新形势下行政执法各项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和督查,重点对行政执法重大案件、重要事项报告加大督查、督办力度。2017年以来,分批次地对各区市场监管局和市质监局执法总队开展质检利剑春、夏、秋、冬四大战役专项督查,督促指导有关单位整改落实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对移送普陀局的1起拼改装车案件和3起电子坐便器产品质量不合格案件等4起重要案件办理情况进行了现场督办。以《市场监督管理所通用管理规范》为基础,进一步明晰市场监管所行政处罚工作程序,着力开展区市场监管所执法业务通用规范宣贯培训。制订出台了《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案件审核专家库管理办法》,强化案件审核专家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了行政处罚案件审核能力和水平。探索建立健全重大案件集体会商机制,不定期组织召开重大案件集体会商会议,对8起被国家质检总局和市局列为重要督办的案件进行集体会商。贯彻实施《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行政处罚案件审核规则》。加强重要案件的报告报批审查制度,严格执行行政案件办理程序规定,强化执法办案过程指导与协调。深入贯彻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调研产品质量执法办案审慎监管相关工作,反复酝酿,颁布出台了《在执法监管工作中加强包容审慎监管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包容创新、服务发展;严守底线、防范风险;改进方式、惩戒结合;规范程序、科学决策”的五条实施意见,一定程度上破解了制约本市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成长壮大的体制机制障碍,确保放有度、管要严、服到位,更好地服务供给侧改革。同时,下发《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贯彻落实质检总局 <质量技术监督系统行政执法“十条禁令”> 的通知》,组织执法人员认真学习并深刻汲取西安地铁“问题电缆”事件教训,进一步严明纪律、履职尽责,规范执法行为,坚决纠正和严肃整治执法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问题,建设一支秉公执法、无私奉献的干部队伍。 质量技术监督系统行政执法“十条禁令”> (四)深入推进执法信息和信息化工作。加强了执法打假信息和信息化工作,注重执法信息绩效考评,每季度对各单位执法信息报送情况进行通报。编辑《执法督查综合信息动态》12期230余篇(条)。结合目前执法机构改革工作实际情况,按照市政府和总局要求,稳步推进我局行政执法系统与今年9月1日正式上线运行的区市场监管执法信息系统以及总局12365执法信息系统对接工作。做实做强“质检利剑”执法信息化微信平台,注册人数突破6100人。运用制度+科技的手段夯实提升四合一市场监管质监执法办案效能,强化法律法规、典型案例和案由库等示范引领作用,注重执法办案交流与学习,并在此基础上研发了大比武考试平台系统,日均点击量500至800人次,业务查询量已经超过21万次,极大地助推了市场监管体制执法机构改革向规范化、信息化、精细化、一体化方向发展。加大平台应用的培训、指导、督查与考核力度。同时加强需求调研,加快推进企业合规证明网上公示项目建设。 (五)全力开展执法实务培训,举办执法大比武活动,夯实提升执法人员办案能力和水平。为进一步强化执法队伍建设,着力解决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后基层一线人员质监执法办案能力不足、办案水平不高、办案本领恐慌等突出问题,今年我局创新性地与总局检测技术交流中心加强合作,分四期组织开展本市市场监管所(队)质监执法实务培训。该培训是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后第一次全方位、全覆盖、全封闭的执法实务培训。参加执法实务培训人员涵盖全市16个区市场监管局237个市场监管所和16个执法大(支)队的一线执法骨干,以及市质监局执法总队各支队有关人员,总人数300人,规模开创历史之最。4月25日上午,行政执法实务培训班开班仪式在本市举行。6月至10月的四期脱产培训,先后邀请到了河南省质监局、江苏省无锡市质监局、山东省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场监管局、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特战队、中国质量报上海记者站、秦皇岛市委党校、市质监局机关纪委等来自全国各地执法办案能手和执法相关领域的专家里手,为学员作执法案例授课,取得了预期的成效。此外,我局还每季度定期组织质检利剑打假战役师资培训,并在全市范围内遴选40余名执法人员参加全国质检系统重点执法打假业务各类培训班,累计参加培训人员超过800人次,创历史之最,有力提升了执法人员办案能力和水平。今年7月份以来,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质检利剑执法大比武活动,继2016年再次掀起了钻研业务、比学赶超、力争上游的热潮。各区市场监管局和市质监局执法总队累计有1.35万余人次以不同形式参加了质检利剑执法比武活动,参与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有9269人次通过质检利剑大比武考试系统参加了比赛,22位各单位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登录系统参与比赛。 9月6日,举行了决赛启动仪式,并先后举办了理论环节考核决赛、实践环节考核第一阶段专家审定会、实践环节考核第二阶段专家评审会暨十强赛。举办 “质检利剑”执法大比武活动,是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后的第二次大规模的执法岗位练兵活动。通过比武活动,提高广大一线执法人员的执法业务技能,增强依法行政意识,规范执法行为,充分展示本市质量技术监督(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良好的精神风貌。 (六)做实申诉举报咨询平台,切实维护老百姓的合法权益。认真开展申诉、举报和咨询工作,重点做好12345市民服务热线转办件。2017年我局12365质量热线共处理咨询、申诉和举报总计6.27万余件,申诉涉及商品总价值1.47亿余元,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684.67万元,切实维护了老百姓的合法权益。强化12365制度建设。针对各区市场监管体制改革的实际情况,结合12365与12345并线运行特点,对2017年2月1日实施的《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申诉举报工作管理办法》组织了培训宣贯。进一步贯彻落实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举报案件处置结果回访工作制度》、《申诉举报工作约谈制度》、《申诉举报案件督查督办工作制度》、《申诉举报工作绩效考核办法》等四项12365工作制度。按照分管副市长和局主要领导要求,协同推进本市12345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协助12345热线办制定工作方案,指导协调做好试点项目申报工作,目前已批准立项,并按进度要求推进人员培训和质量体系建设。加强12365信息化工作,切实做好我局12365系统与12345市民服务热线对接工作,以及与区公诉平台对接升级改造任务。夯实完善12365知识库系统。启动投诉举报案件线索库管理系统暨举报处置指挥系统建设。强化12365应急处置工作。连续第四年联合开展全国局长接线日活动(上海地区)暨集中专项打假集中行动日活动,集中受理群众投诉、举报和咨询。各区市场监管局和市质监局执法总队在前期排摸案件线索基础上,运用12365执法单兵系统于3月14日当天集中开展专项打假行动,查处一批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案件。活动当日共受理申诉举报和咨询200余件,深受老百姓欢迎,引起社会及本市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9月28日,举行第12批12365产品质量申诉企业直通车联网签约仪式,并对2017年度优秀直通车企业进行表彰,市质监局副局长陈晓军出席仪式。自2010年开通以来,12365企业直通车已相继完成了十二期建设,共有210余家上海本地知名企业乃至世界名牌企业参与。迄今为止,通过12365企业直通车处理的质量纠纷已达8000多件,涉及商品价值4.8亿元,挽回经济损失6600万元,通过企业直通车处理的申诉平均处理周期与其他案件相比缩短了12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