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履行情况
索取号 | AC60902002025134 | 文 号 | |
---|---|---|---|
产生日期 | 2025-02-20 | ||
2024年,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根据《上海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清单》(沪委办﹝2020﹞71号)、《上海市推动职能部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沪环督〔2024〕123号)要求,立足自身职能、强化部门协作,全力做好市场监管领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一、围绕社会热点、民生关切,加大监管执法力度 (一)加大无证无照黑加油站点清除整治力度。出动执法人员11993人次,排查相关企业5352家次,清除黑加油站点28处。会同市公安局成功破获1起利用船用加油设备非法获利案件,查获涉案供油船只4艘,抓获涉案人员60余人。与中石化销售公司上海分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推进黑加油站点线索收集、实地核查等协作。 (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产品质量源头治理。组织开展成品油、车用尿素、涂料、油墨、清洗剂、胶粘剂等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和快速检测3172批次,对发现的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的违法行为予以立案处罚。 (三)大力整治认证认可领域突出问题。全年共查处第三方环保领域领域违法违规案件57件,涉及机动车检验41件,生态环境监测16件,罚没款1339.2万余元。对检查中发现涉嫌违法违规的7家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开展进一步调查。对机动车检验、生态环境监测领域实施信用等级评价,引导检验检测机构推进诚信建设,不断增强“机构画像”质量,强化数字赋能推动“无感监管”“触发式监管”等智慧监管手段。 二、发挥专业优势和职能作用,努力提升监管效能 (一)强化数据赋能。推动清除黑加油站点工作纳入城市网格化管理,分析、运用视频监控、车巡发现及油罐车、渣土车、集装箱卡车等车辆GPS定位信息,对反复出现的黑加油站点予以根除。开展野生动物保护网络专项监测,梳理特征语义词280余个,监测网站40.65万个次,监测商品46.28万个次。 (二)做好标准、计量技术支撑。新立项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标准5项(包含强制性标准1项),会同市生态环境局修订发布《半导体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DB31/ 374-2024)等3项上海市地方标准。完成环境监测用计量器具强制检定884台件,其中透射式烟度计515台件,声级计369台件,保障环境监测领域量值准确、可靠。 (三)推动锅炉、叉车等环保治理。完成在用工业锅炉定期能效测试1119台。对本市52台锅炉设计文件开展节能审查,完成锅炉产品定型测试11台。印发《关于推进强化实施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排放管控专项行动的提示》,向市生态环境部门通报不符合要求叉车596台,支撑生态环境部门执法监管。 (四)加强广告监管。发布《关于相关野生动物广告的监管提示》,强化发布野生动物相关广告的要求。梳理建立含有“野生”“捕捞”“虎纹蛙”“芝麻剑”等关键词的专项监测词库,对违法违规广告进行专题监测。立案查处餐饮经营者以“野生”为噱头,虚假宣传售卖野生河鲜案件2起。 三、进一步加强部门联动协同,健全完善监管机制 (一)深化跨部门综合监管探索实践。结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会同生态环境等部门全面履行监管责任,紧盯机动车检验、生态环境监测等领域易发频发问题,深挖问题线索,强化数据分析,加强信息交互,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施策、久久为功。联合市生态环境局、市公安局、市交通委等部门印发《机动车检验机构综合监管“一件事”实施方案》,发布《机动车检验机构合规经营工作指引》。协同生态环境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市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综合监管的实施方案》,加紧制定《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记分制管理办法》,进一步强化全链条监管能力、健全综合监管体系。 (二)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会同市绿化市容局等部门联合开展“清风行动2024”“网盾行动2024”等专项行动,出动执法人员8447人次,检查经营场所7933户次。查处违法销售野生动物及制品案件27起,收缴野生动物及其制品18件。针对王锦蛇等蛇类非法交易,查获非法交易的蛇类窝点及蛇类活体和冻品,涉案案值30万元。组织对全市689户农贸市场、花鸟市场、古玩市场、小商品市场非法交易野生动物相关行为双随机检查;对农贸市场、社区超市、餐饮场所是否销售中华大蟾蜍开展专项检查。联合市绿化市容局、市公安局、市邮政局召开抵制网络野生动植物非法交易行业自律座谈会,推动行业自律和信息共享。制作宣传海报及公益广告,开展普法宣传,增强经营者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和法治意识。加强与绿化市容、农业农村、公安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完善野生动物监管执法、物种鉴定和收容处置的衔接工作,强化行刑衔接,共同做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