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发布磁力泥、磁性玩具风险预警
索取号 | AC60800002020289 | 文 号 | |
---|---|---|---|
产生日期 | 2020-05-15 | ||
磁性玩具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可玩性,帮助孩子动手、动脑,得到儿童和成人的追捧。2018年以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陆续监测到涉及“磁力泥”的风险信息,包括欧美通报、国内外伤害案例。为了评估其质量安全状况,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委托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开展了磁性黏土(磁力泥)产品和磁性玩具产品专项风险监测,并组织权威专家进行风险评估。 一、监测结果 本次专项监测主要针对标识、小零件、磁体与磁性部件(磁通量指数)、可迁移元素、特定元素迁移项目。结果显示,“磁力泥”产品共采集19批次样品(线上17批次),发现19批次样品全部存在质量安全风险。磁性玩具产品共采集样品50批次(线上20批次),发现14批次产品存在质量安全风险。 19批次“磁力泥”样品中,所有样品磁体和磁性部件项目全部不符合标准要求;标识项目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有18批次,小零件项目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有11批次;12批次样品难以查询到生产企业等相关信息;可迁移元素中硼元素含量超过欧盟标准限量要求300mg/kg的产品有17批次。 50批次磁性玩具中,14批次产品存在质量安全风险。其中,10批次不符合标识标准要求,2批次小零件项目不符合标准要求,10批次样品磁体和磁性部件不符合标准要求。
二、风险预警 1.磁通量超标17倍以上,带磁性小零件易吞食甚至造成窒息风险 本次监测结果显示,“磁力泥”所有样品中均含有磁铁,且为小零件。磁铁磁通量检测结果范围在886.9~1725.3kG2mm2,是标准要求的17~35倍,11批次的“磁力泥”产品小零件项目不合格。50批次磁性玩具中,10批次样品在“磁通量指数”项目检测结果不符合所依据的标准,实测值在61.9 kG2mm2~936.4 kG2mm2。 上海海关机电产品检测中心主任卫碧文指出,小零件容易被儿童吞食或者塞入鼻孔,造成吞食异物甚至窒息的风险。如果是带有磁性的小零件,还可能导致更严重的伤害。如果儿童吞下两个或以上的磁体,这些磁体会通过肠壁相互吸引,极端状况下可能引发肠穿孔或肠梗塞等严重危害。 国家标准GB 6675.2-2014《玩具安全 第2部分:机械与物理性能》规定,供14岁以下儿童使用的玩具中不能含有磁通量指数大于50kG2mm2,且是小零件的磁性部件;供8岁以上儿童使用的电磁实验装置,需要有相关的警告语。 2.硼含量超过欧盟标准,长期高剂量暴露或摄入表现毒性作用 硼砂通常会被加入软泥类、粘土玩具中,为了增加延展性和弹性,达到更易塑形的目的。因而,此次的19批次磁力泥产品均检出硼元素,检出范围为74.4-3039mg/kg,其中17批次超过300mg/kg,不符合欧盟标准。 长期高剂量的硼元素暴露或摄入会表现出毒性作用。文献显示:硼砂的成人中毒剂量为1~3克,成人致死量为15~20克,儿童致死量为2-5克。如果儿童长期接触含有硼砂的玩具,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内分泌系统、对其生殖健康造成影响。 由于国家标准GB 6675.4-2014《玩具安全 第4部分:特定元素的迁移》对硼元素没有进行限量要求,风险监测为了帮助发现问题,推动有关标准设立和修订,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因而采用了较严格的欧盟标准进行了此次风险监测。 市市场监管局对所有涉嫌存在销售“三无”、生产和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强制性标准的产品”违法行为的企业移送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查处。已将磁性黏土(磁力泥)等磁性玩具纳入2020年上海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计划,进一步加强监管。 三、消费提示 上海市质量检验监督研究院轻化所所长章若红提醒,选购和使用相关磁力泥玩具需要注意: 1.家长须监护。磁力泥不适合14岁以下儿童使用,建议家长不要让14岁以下的儿童玩耍。磁性玩具应该在成人监护下玩耍,为防止过度接触可迁移元素,玩耍后及时洗手。 2.误食速送医。如果发现儿童误吞或误吸磁性小零件,或儿童出现突发性的腹痛、恶心、呕吐及腹泻疑似吞食磁性小零件等临床症状时,应立即送医救治。 3.一招简单测。磁通量指数<50kG2mm2的磁体被认为安全,一般而言,磁体与磁性物质之间隔着两张A4打印纸及以下的纸张能够吸引的为安全,如果超过3张A4打印纸仍能相吸则是不安全的,消费者可以参考此方法自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