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促进检验检测认证行业高质量 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政策解读
索取号 | MB2F3067XN/2025-00036 | 文 号 | |
---|---|---|---|
产生日期 | 2025-04-07 | ||
1.《行动方案》的编制背景是什么? 检验检测认证作为生产性服务业、专业服务业,是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技术基础。当前,上海正处于新型工业化转型关键期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阶段,检验检测认证行业发展迎来新一轮战略机遇,需要进一步做大产业规模、做强技术能级、做优产业结构、提升发展效益、打造知名品牌,把上海打造为最具核心竞争力、国际影响力、投资吸引力的检验检测认证产业高地。 2.本次出台《行动方案》有哪些主要考虑? 为抢抓发展机遇,推动本市检验检测认证行业迈高端、提能级、上水平,促进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一体发展,更好发挥对产业升级的赋能作用,本市制定了《上海市促进检验检测认证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并突出三方面考虑:一是强化需求牵引,着眼优势产业紧缺需求、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前瞻布局,加强能力建设、加快技术攻关、打造专业平台,赋能产业发展。二是坚持守正创新,积极对接国际规则、规制、管理、标准,争取率先开展检验检测认证领域重要改革试点,全方位推进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三是加大政策供给,针对制约行业发展的裉节问题和政策堵点,进一步优化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提升要素资源保障综合效应,增强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 3.《行动方案》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行动方案》以建设适配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先进检验检测认证体系为主线,聚焦完善支持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围绕推动检验检测认证行业自身发展和服务产业发展双促进、双提升,明确未来三年本市检验检测认证行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到2027年,基本建成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集约化、规范化的先进检验检测认证体系。行业规模进一步壮大,全行业营收力争突破600亿元。产业集聚进一步增强,建设形成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浦东、静安)+市级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园区+专业型服务基地的“2+N+X”产业布局体系。服务能级进一步提升,建成100个国家级和市级检验检测服务平台,新增100项“上海品牌”认证产品和服务。 4.《行动方案》在培育壮大经营主体方面有哪些举措? 《行动方案》强调通过着力培育一批龙头领军企业、创建一批产业集聚园区、建设一批重点功能平台,做大做强行业规模,释放产业聚集效应。 一是做强龙头企业。推进事业单位性质检验检测机构改革,重点培育2-3家综合性检验检测认证龙头企业,在关键产业领域靶向培育领军企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打造行业“领头雁”。 二是培育产业集群。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鼓励民营社会资本投资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支持外资企业提升总部能级,完善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做大做强行业规模。 三是建设高能级平台。加快国家汽车芯片质检中心建设,围绕先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市级质检中心和功能性平台(智能机器人中试验证平台、低空航空器适航审定检测中心、未来通信产业测试研究中心等),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5.《行动方案》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方面有哪些举措? 自主创新是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行动方案》提出将加力攻关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一批高端仪器装备,增强企业创新活力,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 一是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芯片检测、生物检测、人工智能测评和新材料、人形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北斗等前沿产业领域,开展检验检测技术和认证制度研究,突破关键技术瓶颈。 二是加快仪器装备自主研发。鼓励机构参与研制,加快形成一批仪器仪表、智能检测装备标志性创新产品。支持检验检测机构应用创新仪器设备,加速国产替代和升级换代。培育国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检测评审机构。 三是加大企业创新支持力度。支持机构申报各类科研项目,促进大型仪器共享,通过“科技创新券”“专业服务券”支持购买检验检测服务,争取国际和国家级标准化技术组织落户检验检测认证机构。 6.《行动方案》在加速动能模式转化方面有哪些举措? 《行动方案》提出推动检验检测认证行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提升检验检测认证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 一是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在检验检测认证行业的应用,在电力设备、汽车、建设工程、电线电缆等专业领域率先建成10家数字化示范实验室,开展数字化认证服务。 二是推动智能化跃升。运用数字孪生、AI图像识别、机器视觉等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检验检测流程智能化,开发人工智能大模型,探索智能制造新模式认证,推行人工智能管理体系认证。 三是推行涉碳类认证。开展重点产品国家碳足迹认证试点,加大碳标识等涉碳类认证结果采信力度,推动绿色产品认证应用,提升行业应对碳边境调节机制的能力。 7.《行动方案》在提升国际服务能力方面有哪些举措? 《行动方案》提出通过推动国际互认,完善国际化布局,深化合作交流,提升“上海服务”的国际话语权。 一是推动国际互认。支持企业取得国际权威资质授权,与境外机构建立结果采信互认合作机制,实施“一测多证”和“小而美”国际互认合作项目以及国际能力验证活动,推动数据结果国际互认,提升内外贸一体化服务能力。 二是拓展海外市场。鼓励企业加大海外市场布局,伴随优势产业和先进产能“走出去”。将检验检测认证行业纳入《上海市服务贸易促进指导目录》,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强海外检测认证服务平台建设,服务企业出海。 三是提升合作效能。成立上海品牌国际交流展示中心,持续打造“上品”标志“出海”品牌项目。编制“一带一路”认证信息手册及重点出口产品国际认证指南,为企业产品出口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和合规性支持。吸引国际组织落户,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8.《行动方案》在赋能产业优化升级方面有哪些举措? 《行动方案》提出加强检验检测认证与重点产业的深度融合,强化供需精准对接,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畅通高效。 一是深化两业融合发展。围绕新型储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链,编制检验检测认证供需清单,开展供需对接活动,推动实施100个协同技术攻关项目,形成100项标志性合作项目。发展产业互联网平台,优化在线服务。 二是助力产业提质增效。支持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开展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提升传统制造业检验检测能力,创新开展“上海品牌”等高品质认证,推动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 三是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健全长三角检验检测认证一体化发展合作机制,共建动力电池、低压电器、光伏储能等领域的一体化检测能力,推进“长三角绿色认证先行区”建设,形成跨区域创新合力。 9.《行动方案》在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方面有哪些举措? 《行动方案》围绕空间布局、人才引育、政策支持、宣传引导、营商环境等方面提出优化举措,完善政策体系。 一是完善空间布局。培育创建3-5个市级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园区,鼓励各区建设各具特色的专业型服务基地。用好“工业上楼”政策,破解机构发展空间瓶颈。 二是加强人才引育。依托人才计划引进检验检测认证高层次紧缺人才,完善专业技术职称评价机制和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建设专业智库,加强行业政策研究。 三是加大政策支持。统筹用好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等市级专项资金,围绕重点平台筹建、关键技术攻关、紧缺能力建设等加大支持力度。发挥产业投资基金作用,支持优质项目投资与招引。鼓励各区支持行业发展。 四是加强宣传引导。支持企业积极参与“政府质量奖”等评选,举办主题宣传活动,增加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首发,提升行业知名度。 五是营造良好环境。完善资质认定告知承诺制度,建立重点企业专员服务机制,加强行业监管,发挥行业组织自律作用,引导行业健康规范发展。
|
|||
相关稿件: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上海市促进检验检测认证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 |